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第112章 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2 / 3)

完全无需纳税。”

“比如福王,受封福王时,得到农田两百万亩,不仅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朝廷每年还需要向福王支付丰厚俸禄。”

“还有潞王,受封时得田地四百万亩。”

“瑞王受封时,得赡田两百万亩。”

“此外还有蜀王,蜀王被誉为皇族最富藩王。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蜀王一府占去了成都平原最肥沃土地的七成,百姓共分三成。”

第112章 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

“天下诸王何其之多,占去了多少田地?”

“可他们不仅不需要缴纳赋税,每年还要从朝廷拿走丰厚俸禄。”

“更因为朝廷赋税太重,百姓哪怕是卖儿卖女也无法给足份额,大量拥有田地的百姓不得不将田地低价卖给皇族,官吏,因此摆脱朝廷沉重的田赋。”

陈圆圆右手优雅地拂过如瀑秀发,轻轻叹息:“再比如盐税、商税等等。”

“皇族贵族即便身份尊贵,终究只是一个人,他们消耗的食盐与普通百姓相差无几。”

“可对于皇族贵族而言,盐税支出微不足道,简直不值一提。但对天下百姓而言,盐税支出却是颇为沉重的负担。”

“再说说商税,朝廷向商人征收沉重赋税,这些赋税最终必然转嫁到商品价格上。”

此时,一阵微风吹乱了陈圆圆的发丝,她随手捋到耳后,叹道:“商品又被谁买去?”

“还不是天下的普通百姓。”

“这笔税,最终还是落到普通百姓身上。”

说到这里,陈圆圆掩嘴笑道:“正如教主所言,朝廷向商人征收重税,却还要说商人低买高卖,从来不说自己抽了几成的利润。”

“纵观明朝的所有赋税,几乎无一不是针对普通百姓。越是位高权重之人,财富越多,承担的赋税却越少。”

“这些从普通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财富,最终又去了哪里?”

“皇帝居于皇宫,身边有太监宫女十万人。”

“十万太监宫女几乎不事生产,只为皇帝一人服务。养活这十万不事生产的人,得需要多少人劳作?”

“各地诸侯王每年俸禄几何?”

“朝廷的贵族每年俸禄多少?”

“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俸禄又是多少?”

“大明皇朝的财政特点,便是从穷人和普通人身上搜刮财富,用以赡养那些富可敌国的人。”

“这些穷人和普通人,就是农民、工匠、普通商人。”

说到这里,陈圆圆深深叹了口气,神情中满是无奈。

她终于彻底明白,杨奇伟那番话的深意。

如果分配制度不改变,纵然天下百姓能亩产千斤、万斤,依旧难以摆脱当前的困境。

因为生产力固然重要,但从来都不是关键所在。

关键在于,他们从百姓身上拿走多少,能给百姓留下多少!

杨奇伟爽朗大笑,鼓掌道:“你确实明白了。”

“当今天下皇朝,不论如何花言巧语,都无法掩盖其本质。”

“那便是掠夺普通百姓,奉养富可敌国的权贵皇族。”

“而我圣教要做的,便是改变这一现状。”

“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前我给士兵定饷银每月两百多斤粮食,给普通工人定饷银每月一百斤粮食,曾有人向我提议,给的太高了。”

“我当时便生出一个疑问,皇帝那么多太监宫女,需要消耗多少银钱?”

“诸侯那些宫殿仆从,美人姬妾,需要消耗多少银钱?”

“朝中权贵的仆从美婢,又需要消耗多少银钱?”

“为何这些钱粮用在百姓身上,却总有人认为给得多了?”

“百姓得到的,真的多了吗?”

杨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