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却挺直脊梁,直视那些差役,毫无畏惧。知府宋孜理与孙同知等人也随之走出衙门。林回与李一博跟在龙卫指挥使身后,站在衙门外,看着人墙中的老妇人与小女孩。同时也认出了那群熟悉的面孔——正是书院那些民夫匠人。林回立刻明白过来。这击鼓鸣冤的老妇人,定与那些民夫匠人有关。看着老妇人身上的补丁、脸上的泪痕,以及小女孩哭花的小脸,林回心中一阵刺痛。为何生活已如此艰难,还有人要克扣他们养家糊口的工钱?凭什么?就凭他们手握资源?就凭他们是书院读书人?就凭一句“文道之下皆蝼蚁”?“爷,是书院的那些民夫匠人……”李一博低声说道。“嗯。”林回攥紧拳头,重重地点头。“我要当官,当能够断读书人生死的官……”林回心中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执念。文道兴,百姓苦;文道衰,百姓苦。林回此时对文道力量的向往已然淡化,他只愿竭尽所能践行自己的宏愿。文道力量是助力,但绝不是他读书的追求。他追求的,是公道,是公平。仅此而已!“半夜敲响堂鼓,你有什么天大的冤情要上告?若是寻常小事、逾规上告,本官决不轻饶!”宋孜理目光落在老妇人身上,官威凛然。小女童吓得躲到老妇人身后,瑟瑟发抖。那几十个民夫匠人也被差役团团围住,一人连忙喊道:“大人冤枉!”老妇人心中惊惧,普通人何曾见过知府这样的大官?但再怎么可怕,也比不上丧子之痛。“扑通!”老妇人直接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红着眼睛,一字一句道:“民妇要状告君子书院,克扣匠人工钱,打死民妇的儿子……”“求大人为民妇伸冤!”砰!老妇人以头抢地,额头死死地贴在地上,再抬头时,鲜血顺着额头流下……“奶奶,你流血了,妞妞怕,妞妞给吹吹……”小女童吓得大哭,踮起脚,轻轻吹着,用衣袖擦拭老妇人的伤口。“妞妞不怕,奶奶在!”老妇人紧紧握住小女孩的手,泪水模糊了双眼。孩子才是可怜人,自幼丧母,如今又丧父。当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