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可以使用的收入,实际上很可能会比普通自耕农和佃户更高。
同时成立一个「北方农业公司」,管理和监督中原地区的民间土地交易。
未来中原地区的所有土地交易,都必须在北方农业公司的监控下进行。
所有土地的交易契约上,都必须有北方农业公司的印章,否则朝廷不认可也不保护。
北方农业公司作为朝廷机构,拥有所有土地的优先购买权。
所有民间土地交易协议签署之前,都要书面询问北方农业公司是否有意收购。
北方农业公司明确拒绝后,才能继续交易给其他人。
北方农业公司的作用,是利用其朝廷机构的特权,主动干涉北方民间的土地兼并。
通过相对温和的手段,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使用,同时避免土地在民间过度集中,进而影响朝廷的权威和稳定。
北方农业公司集中起来的土地,将采用资本主义农场的形式经营。
雇佣自由农民来农场干活,提供农具和上工时的午饭,农民的其他情况一概不管。
农场的三成收益上交朝廷,三成收益用于农场管理,四成收益发给来干活的农民。
相比普通佃农,农场的农民不需要操心农具和种子问题,实际可支配收入应该也不会比普通佃农低。
再成立一个吴国移民公司,负责吴国自身管辖范围内的官方移民行动。
组建山东丶辽东丶海参崴丶庙街丶虾夷等地,走北太平洋前往北美西海岸的固定蒸汽帆船航线。
组织前往澳洲丶东非丶北非等地的固定航线,往返一趟应该都能控制在三个月以内。
将中原地区的多馀的人口,主要是失业的无地农民,送到北美丶澳洲丶东非等地区去开荒。
吴国在深入整合和控制北方农业区的同时,另一个大问题是对原清国所属的其他地区的接收和管理。
辽东地区丶北美地区应该也都能够和平接收。
安排驻军镇守丶组建卫所殖民后,就能比较稳固的控制了。
当地本来就有大量的汉人移民,乾隆的命令在当地的效果也比较好。
乾隆投降的降表送到,绝大部分满汉官员应该都会认命,不会再跟大明拼命了。
就算是少部分不愿意服从的,面对吴国主力师和数万其他卫所的辅兵,也很快就会被打散的。
辽东属于大明的传统疆域,收复辽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需要专门的理由。
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耕区,收复就能直接产生收益,能直接使用中原传统制度来管理。
清国美洲大营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的西雅图到温哥华这片地区,也都是适合农业开发的地方。
清国这些年已经开发的很不错了,直接占领下来也会有类似的效果。
但是剩下的地方想要控制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像北方的草原地带,草原以北的林海地区,辽东北部和东部的山林沼泽地区,还有前世的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这些地方。
要求当地的首领投降应该比较简单,但是朝廷想要直接控制会非常的困难。
对于大明人而言,草原上已经是苦寒之地了,草原以北的林海雪原,根本就不是人类生活的地方。
让大明人去这种地方当官,他们很可能会直接辞职不干。
如果只看财政的话,除非完全放任不管,或者只要名义上的臣服,才不至于直接亏钱。
就算是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想要控制的稍微牢固一点,就需要贴钱。
想要安排流官管辖的话,那更要持续性的纯亏钱。
不只是大明会赔钱,清朝统治草原丶西北丶雪域等地方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赔钱的。
哪怕清朝并没有在这些地方设置流官。
历史上的大清朝,派兵去这些地方打仗的时候,基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