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她,按照我俩家里的情况下乡也挺好的,不然没准就被家里人随便找个人嫁了。”
“没想到小糖姐的身世,这么复杂……”
许悠悠看向对面两个在贺玲猛猛哭的时候,时不时用怀疑的眼神看向她的林君越二人。
看什么看?
我不哭不代表我跟小糖姐是塑料友情!
而是我早知道情况了!
不仅是我说的那些情况,你们在首都的情况我也清楚!
经过电话问询后,苏小糖第二天就跟着林君越二人回了n省那边。
这是她下乡三年里第一次回家过年,可这次回的家,却不是生活了十多年的那个家。
……
苏小糖离开的第一天。
虽然知道知青后院还有宋婉姐弟,但是许悠悠总感觉不太安全。
晚上睡觉之前,许悠悠把厨房的砍柴刀和菜刀都拿进了屋里,时刻准备着。
她空间里是有刀,但也没法当着宋婉的面直接拿出来。
还是拿厨房那边的过来更妥当。
一天,从李建设那边吃喜酒回来,许悠悠被宋婉拉到屋里,“悠悠,这几个月你能教我高中的内容吗?”
许悠悠眨眼:“啊?”
从宋婉搬过来后,她和苏小糖也没背着宋婉学习,但每次宋婉看到了都只当没看见,许悠悠还以为她对这些不感兴趣呢。
现在怎么突然说这个?
“我爸和荆伯伯说,国家是需要人才的,无论什么时候。”
宋婉低声解释:“今天去李建设家吃喜酒,我看到桌上垫的报纸了,有一张最新的上面提了几句这些,所以我想……”
“我想,或许过几年会恢复高考,我们应该趁早准备起来。”
但宋婉清楚自己一个人准备是不可能的,她连高中都没读过就下乡了。
要是记忆类的知识,她倒是能死记硬背,但数理化这些就有点难了。
所以,她需要人帮忙。
最好是成绩不错的聪明人。
原本宋婉想的是贺玲,但贺玲现在嫁人了,自己总不能天天往那边跑吧?更何况大队那边人多嘴杂的,没有知青院方便。
那就只有在知青院里找人了。
可现在知青院里除了自己和弟弟,就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还是和自己一屋住的,考上过好几次代课老师的人!
不出意外的话,这三个月里,知青后院只会有她们三个人在。
这样难得的机会,宋婉不想错过。
“会恢复高考?”
许悠悠装了一下:“真的假的?”
“肯定会恢复,但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宋婉一脸认真,“我们可以关注关注以后的报纸,我记得你很喜欢看报纸来着。”
许悠悠有些心虚地摆摆手,“嗐,我看报纸看的都是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就是打发时间而已。”
“不过你说的也很有道理,我们可以一起准备着,哪怕没有恢复,也能在参加一些工作岗位考试的时候有好处。”
只能说人不愧是主角。
不仅有身边人的提醒,还能靠一些蛛丝马迹的内容推出高考恢复的事情。
今年这个年,过的很充实。
留在知青院的三个人,都有各自的学习任务。
任务是许悠悠定的,宋婉姐弟二人不敢有异议,两人还包揽了后院的琐事,包括且不限于做饭扫地等等。
当然,每天一次的屋顶扫雪活动,还是三个人一块儿干的。
有了前两年过冬的经验,仅靠许悠悠宋婉两个大人,倒也能把几处屋顶的雪弄下来,就是费的时间多了点而已。
除夕夜那晚,三个人吃了饭就在堂屋桌边学习。
桌下炭火盆里燃着炭火,桌上点着根蜡烛,堂屋门开了条小缝透气,三个人一人一边闷头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