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真的散播了什么谣言,儿臣也不可能当回事,因为那只是谣言,不构成任何威胁。” 康熙浑浊的眼睛视线扫向了八皇子胤禩,立刻就明白了胤禛的意思。 谣言之所以可怕,很多时候就在于谣言是能够影响到人心,改变事情走向的。 在金幕视频之中播放的那个世界线里,胤禛没有当过太子,靠可能会被篡改的遗诏上位,正统性确实是不足。 毕竟在之前,康熙可是曾经册封过胤礽这个四十多年的太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播的谣言对胤禛的伤害是巨大的,甚至可能会导致胤禛丢掉皇位。 反之,如今这个世界线里,康熙已经将胤禛册封为太子,胤禛的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 有了这样的正统性,那么不管谣言怎么散播,胤禛都是天下臣民之中无可争议的大清皇帝。 那么,谣言就只能是谣言,不可能再对胤禛造成一丝一毫的伤害了。 康熙沉吟良久,淡淡道: “老四,你起来吧。” 说完,康熙就将目光投向了金幕。 胤禛闻言,心中顿时一松,恭恭敬敬地谢过康熙,然后站了起来。 紧接着,胤禛看了胤禩一眼。 这个老八,今天差一点点就被他暗算了…… 胤禩的心中,同样也是无比失落。 该死的,差一点点就能扳倒老四了,竟然被他这么逃过去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雍正初年,年羹尧作为雍正朝的重臣,对其他群臣颐气指使,权势和之前朝代的丞相无异,严重地威胁到了雍正想要集权的需求。】 【雍正三年二月,天空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奇观,一时间诸多臣僚上表恭贺,年羹尧自然也在其中。】 【但在奏章之中,年羹尧一时不察,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前”。雍正借此大作文章,认为年羹尧居功藐上,心怀不轨。】 【群臣得知后立刻群体弹劾年羹尧,雍正借此将年羹尧降职并处死,并诛杀了年羹尧一大批的党羽。】 【这是雍正朝的第一次文字狱,此时的文字狱还仅仅处于政治斗争的附属品,但接下来的文字狱,便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由于雍正以密旨登位,一直以来都被质疑“得位不正”,故而他对于批评是极为敏感,甚至可以说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雍正八年,前任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徐骏在奏章里写错了一个字,将“陛下”写成了“狴下”,雍正顿时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徐骏在暗讽自己得位不正,立刻将徐骏革职并派人调查其不轨事迹。】 画面之中,一群官员在徐骏的书房里翻阅着书籍,上面清楚写着《徐骏文集》。 出现在视频之中的几页,多半都是诗词之类,以抒情为主,并没有涉及到国家大事。 几名官员对视一眼,小声议论。 “不行啊,这样怎么和陛下交代?” “陛下的意思可是严查,咱们必须得查出什么来!” 几名官员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重新翻阅起徐骏的所有文字作品。 突然,其中一名官员双眼一亮,一拍桌子。 “有了!” 他指着其中的一首诗,对着聚拢过来的其他同僚道: “大家快看这一句。” 众人目光立刻聚集过去,发现上面一句诗是: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一名年老的官员皱眉道: “这不是很正常的诗句吗?” 揭发的官员一脸正气,沉声道: “怎么就正常了?这句诗里的‘清风’明显指的就是咱们大清,徐骏就是用这句诗嘲讽咱们大清的皇帝陛下不识字,还乱翻书!” “啊?”年老官员傻眼了。 揭发官员快速翻了几页,又指了指另外一首诗。 “若是刚刚那首诗还有些隐晦,那接下来这首诗便可盖棺定论了。” 众人再度看去,发现诗句是: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揭发官员沉声道: “明月,指的肯定是前明。清风,说的就是大清。” “这徐骏说什么明月有情清风无意,分明就是对大清不满,想要反清复明!” “陛下果然火眼金睛,看穿了徐骏这个反贼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