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那可不?若是正常的高氏子弟,此时应该准备篡位才对,怎么会去帮助一个十三岁的小皇帝?】 【光武帝刘秀:当年高殷十七岁都被他的叔叔们杀害了,十三岁的高纬竟然能得到长恭的帮助,只能说长恭真是一个大好人啊。】大明世界之中,朱棣摸了摸鼻子,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高氏一族全部都是荒淫无道,一心篡位的奸贼,倒显得高长恭这个唯一的正常人有点格格不入了。” 朱高炽同样也是发出了感慨。 “在北齐这个疯子的朝代,正常人竟然是这么难得的一件事情。” 朱元璋表情平静地盖棺定论。 “尔等看北周,那是真正由鲜卑人宇文泰建立的国家,就没有这么多的烂事。” “这说明什么?” 朱棣和朱高炽异口同声: “胡化不可取,汉化才是正道!” 朱元璋抚须大笑,一脸欣慰。 “得金幕之教诲,吾儿吾孙知之矣!”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高长恭答应之后,又派人秘密联络了段韶和斛律光。】 【这两位大将一直以来也对和士开为首的奸佞极为反感,双方很快就制定好了一个计划。】 画面中,和士开一脸神清气爽地从床上爬起来,穿好了衣服。 在和士开的身后,胡太后螓首探出,香肩微露,脸庞红润,风情万种地腻声开口: “这就走了?奴家都还没耍够呢。” “你最近时间越来越短了,怎么回事,被外面的浪蹄子吸干了?” 和士开的表情微不可见地抽搐了一下,干笑道: “太后,老臣还要去南台处理政务呢。” 胡太后哼了一声,香肩探出更多,极为不满地开口道: “怎么,那点破事都比我更重要了?” 和士开赔笑道: “太后,陛下会不高兴的,请太后放心,臣明后天再进宫来服侍太后。” 和士开几乎是落荒而逃。 看着和士开的背影,胡太后哼了一声。 “银枪蜡烛头,不中用的东西!” 顿了顿,胡太后也披衣起身,对着刚刚进来的女官吩咐道: “准备马车,老身要去礼佛!” “再派人去告诉住持和尚,给老身安排好讲述佛经的年轻高僧!” 说到高僧这句话的时候,胡太后的脸庞不由自主地红润了起来,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娇花。 和士开离开宫殿之后,忍不住捶了捶有些酸痛的腰肢,低骂一声。 “娘的,究竟是老子睡了她,还是她睡了老子?” “这妖妇,别个的都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她才二十八岁,就饥渴到这种地步。” “奶奶的,若不是为了这点荣华富贵……” 和士开心情并不算太好地来到了南台。 这里是北齐宰相们处理政务的地方,当然,表面上是群体商议,实则和士开一言九鼎。 和士开刚刚走进南台议事堂之中,就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 几名宰相同僚竟然都不在,只有高长恭一个人似笑非笑地坐着。 和士开皱眉道: “兰陵王,你不回你的司州,跑来议事堂做什么?” 高长恭如今的官职是尚书令兼司州刺史。 高长恭今日穿着一身在北齐非常罕见的儒家士子衣衫,宽袍大袖,显得格外的风度翩翩,君子倜傥。 听到和士开的问话后,高长恭淡然一笑,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圣旨。 “和士开接旨!” 和士开愣了一下,心中顿时有了一种极为不妙的预感。 在迟疑片刻后,他还是弯下了腰。 “臣和士开接旨。” 高长恭站起来,高声宣读: “奉皇天之命,乘后土之运,大齐英明神武皇帝陛下诏曰:” “和士开生性淫乱贪婪,扰乱朝纲,朕甚恨之。” “着琅琊王高俨、兰陵郡王高肃(高长恭)共除此獠,斩立决!” “钦此!” 和士开闻言,脸色顿时大变,立刻直起身来,朝着议事堂的门口奔逃而去。 然而他才刚刚跑了几步,额头上就着了重重一下,整个人身不由己地一声惨叫,跌在了地板上。 鲜血从和士开的额头淋漓而下,他惊恐不已地睁开眼睛,看到了手持一把大斧,表情无比狰狞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