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万,奈何此人年少,进入城中恐有所不敌,反而弄巧成拙,刘备三人武艺超群,定可应对。”
刘备见皇甫嵩双眼紧盯自己,心中一震:“刘阳此计虽妙,然城中贼寇二十余万,若吾进场,岂不是九死一生,
难道皇甫嵩欲让吾等送死乎,不可,吾刘备素有大志,今大业未成,岂可在广宗城损落,……。”
想到此时,便故意躲避皇甫嵩眼神,看向他处。
张飞倒是急性子,听闻刘阳妙计,便有心进入城中,于是小声问道:“刘兄,俺等进场行此妙计如何?”
刘备故作没有听见,站立原处,屹立不动,也不回言。
张飞见此心有不悦,便小声与关羽道:“刘阳此计甚妙,俺等进入城中,里应外合,剿灭黄巾贼寇,云长兄以为如何?”
关羽早有此心,闻听张飞此言,也是激动不已,便连连点头,于是看了看刘备。
刘备见二人眼神看向自己,心中不悦:“这两憨货,怎如此不解吾之心,此去九死一生,何故送死,哎……。”
关羽见刘备不言不语,也不好再说什么,连连摇头叹息。
张飞见此,哀叹一声,也不再言语,只是能默默看着刘阳。
三人动作与眼神如何瞒住皇甫嵩,见刘备不应,也不好强求。
于是大声言道:“刘郎将之计,有利于攻破广宗,一战便可剿灭黄巾贼寇,何人敢领命深入虎穴,进入城中。”
军中大帐之中,众将皆不敢领命。
皇甫嵩气愤怒道:“难道吾军中之人,如此贪生怕死乎!”
只听一少年之声高声应道:“末将不才,愿深入虎穴,进入城中。”
“哦!”皇甫嵩见军中之将回应,看向说话之将,原来应命之将乃是刘阳,满脸赞许道:“刘郎将真乃朝廷忠臣良将尔。”
“将军过奖了,剿灭黄巾贼寇乃吾等本份。”
皇甫嵩连连点头:“嗯,刘郎将言之有理,只是城中贼寇二十余万,刘郎将不惧死乎?”
“惧死,却怕死。”
“哈哈,好,刘郎将果然是英雄尔!”
只见刘阳上前一步,拱手施礼:“末将刘阳愿往广宗城,请将军下令。”
皇甫嵩哈哈大笑,连连叫好:“刘郎将听令……。”
董卓走后,皇甫嵩于中军大帐召集众将议事。
刘阳得报,急忙率领黄忠、许褚二人及两百护卫队前来。
刚刚进入大帐后,只见右手站立三员大将。
一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其面若冠玉,唇如涂脂,腰挂宝剑。
见其人表面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也正在目视刘阳。
但其身后一人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手持一柄大刀,威风凛凛。
另外一人身长八尺开外,面如冠玉,雄壮威猛,手持一杆长矛,威风凛凛。
刘阳暗暗赞叹:“此三人真乃虎将也,不知是何人?”
“刘郎将,本将为汝引荐一下。”只听主帅位置一老将高声言道。
刘阳急忙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刘阳拜见将军。”
“刘郎将无需客气。”皇甫嵩指向刚刚一员大将说道:“此乃涿郡刘备,现为军中司马,其身后二人乃关羽、张飞。”
刘备上前一步,拱手施礼:“涿郡刘备见过刘将军。”
刘阳连忙还礼:“九江郡刘阳见过刘司马。”
“云长,翼德,速速见过刘将军。”刘备看了看身后二人。
只见二人上前几步,拱手施礼。
“某家关羽见过刘将军。”
“俺张飞见过刘将军。”
刘阳微笑看看二人,连连赞叹,随即还礼道:“九江刘阳有礼了。”
张飞笑呵呵道:“刘将军大名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