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关十万溯风军,外加十万自北地而来的御蛮边军,以及在五万大燕水师。
在台州各州边境,一直驻扎着一直边军。
而这支边军,便是夏璟翊秘密训练的一支水师。
燕国与北蛮常年厮杀,骑兵在诸国间,堪称第一,却因无水师而无法渡江。
因此,在这二十年内,夏璟翊秘密筹备水师五万,打造战船十万艘,为的便是今日。
……
乾国,国都。
汴京城。
此时的汴京城仍是一片歌舞升平。
作为乾国国都,汴京城内容纳人口足有数百万。
皇宫,垂拱殿。
此地乃是皇帝处理政务,日常听政之所。
此时朝堂上争论一片,嘈杂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之内。
大殿之上,乾国当今皇帝,赵俦端坐在皇位之上,听着下方嘈杂的议论之声,眉头微皱。
赵俦的年岁并不大,比之夏璟翊都要年轻许多。
“够了!”
赵俦拍案怒喝。
闻言,下方争论的文官们这才安静了几分。
乾国立国之初,便喊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
而文人在乾国的地位如此之高,只因在乾国太庙之中立下的一块石碑,其上所载。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事实上,乾国的文人很少有因罪而死的,犯了事,最多也是离京外放一地。
在文人心中,龙椅上那位虽然是皇帝,但其实并没有多少威严。
在乾国文人的心中,龙椅上那个九五之尊,也不再神圣和具有神秘性。
他们都知道,那只是一个普通人,会痛,会死。
乾国的皇帝,得听他们的话。
不过毕竟是皇帝,多少还是要给几分面子。
赵俦冷声道:“燕国的消息都知道了吧?”
“燕国狼子野心,若是让燕国铁骑南下,我等又该如何自处?”
“官家!”
话音刚落,便有一名朝臣站出,拱手道:“我乾国有长江天堑在,又何惧燕国!”
“燕人不谙水性,即便他们侥幸渡过长江,我乾国也有百万大军,又何须惧怕!”
此话一出,其余众人纷纷出言附和。
“高太尉言之有理!”
“下官附议!”
“官家,我乾国有兵百万,燕国内乱刚刚结束,正值虚弱之际,依下官之见,可派兵渡江,夺取燕国城池。”
见下方众人说的言辞凿凿,赵俦眼中也不由闪过一丝迟疑与心动,沉声道:“不知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前去?”
作为一个皇帝,他也有着一颗“开疆拓土”的心。
哪怕乾国的面积很大,但赵俦仍有自己的野心。
若是在他在位期间,乾国能够吞并燕国,那在史书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燕国内乱的消息,早已传遍各国。
在他看来,这便是天赐良机,燕国完全是自己找死。
没了那些世家门阀相助,恐怕连兵马都凑不齐。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燕国的动乱早已平定,而且各方力量早已完成了整合。
禁军因为平乱,的确是损失颇大,而且是人困马乏,若是渡江而战,以疲惫之师,就算燕国的士兵全是铁打的也熬不住。
几乎所有人都在如此想。
北蛮,西楚也都在等消息。
等燕国在乾国受挫,然后大举进攻。
朝堂上,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虽然众多官员争论的很凶,个个发表着言论,但真要领兵出征,却迟疑了。
刀剑无眼,在他们看来,打仗那是那群粗鄙武夫的事。
赵俦面色冷了几分,冷声道:“高太尉!”
话音一落,高谋眸光闪烁,立即拱手道:“回禀官家,微臣有一人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