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和女儿玫瑰到码头送行,疏影和阿柳也都特意来送。
腊月了,吕宋却还是夏天。
这个时候,武怀玉还有些不太愿意回长安,太冷,此时的长安应当银装素裹吧。
一路还比较顺利。
虽然此时刮的冬季风,船往南开顺风便利,但逆风也是可以航行的,武家福船的风帆可是有八面来风的技术,逆风甚至比顺风还跑的快,只不过需要更有经验的船长和船师操作。
在新金山和旧金山两港停靠补给时,武怀玉也进城简单的视察了下,
发展的还不错,
新金山这里现在采矿业搞的很大,规模起来了,尤其是淘金采金,这次资源丰富,开采量不错,大量人来淘金,确实有不少人一夜暴富的,有人捡到狗头金,
有人找到金砂很多的河溪,
在新金山港,所有人似乎都在谈论淘金,都在说着暴富,大家陷入这股狂热中,
跟淘金采矿相关的东西,在这边很好卖。
相较之下,农渔这块就不温不火,不管是种甘蔗还是种棉花或是种茶叶种麻,虽比种水稻玉米花生这些赚钱,但也是个需要投入很多劳动力的的事,虽说胜在产出较为稳定,但确实无法一夜暴富,跟淘金没法比。
旧金山那边也差不多,
那里金矿金源也不错,还有就是木材资源丰富,特别是可以顺河而下,运输这块有便利,不少做木材生意的,旧金山港也有不少木材加工场等,造船产业都有些优势,
不过相较起吕宋港,还是差远了。
吕宋港现在是已经渐渐把其它港甩开,人口都相差几倍了。
不过新旧金山等毕竟也是县城,既有港口,又守着河口,还都守着块大平原,发展也还是相当蓬勃的,
停留的时间短,也就逛了逛县城,见了下县里官吏、守捉营的武官,再安排本地有名的商会行首、富商见个面,一起吃了个饭,武怀玉便离开了。
船过吕宋海峡,
进入流求,
朝廷在流求现在还是两个州,一个流州,一个长泰州,据说皇帝给魏王李泰的王宫已经建的差不多了,建的还挺气派,还直接从中原迁去了许多工匠和百姓,
连护军、侍卫都直接给安排好了。
对这个嫡次子,李世民夫妇是真的挺喜欢的,
明年李泰将正式就藩流求长泰州,也不知道会不会节外生枝。
朝廷接过流求后,发展的还可以,不过这也不全是朝廷的功劳,主要还是武家等许多中原勋戚贵族们,在这边跑马圈地,都埋头发展。
武家虽经营吕宋,但也并没有放弃流求,甚至在这边的投入还很大。
不说澎湖和安平堡、宁东城等,武家现在靠近吕宋的流求南边,重点经营,竹山港,就基本是武家的,
这里守着流求岛最长的河流浊水溪的河口,也有着很肥沃的平原,在朝廷还在岛中部发展时,武家来到南边开拓,击败了不少土著部落,成功占据了这片地区。
平原种甘蔗榨糖,种花生榨油,种棉花纺纱,进山伐樟熬樟脑,竹山制香,伐木造船,
这里现在连个县都还没设立,也没设乡,
反正暂时流州还没管到这里来,或者说是武家跟流州跟朝廷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再给这些开拓贵族们一些时间经营,让他们多占些好处,
这样搞看似朝廷好像眼下损失了一些利益,比如税赋,比如土地、矿产等等,但实际上朝廷这样的政策,却也让许多勋戚贵族愿意投入开拓,
征讨部落土著,开拓垦荒贸易,建码头建据点,这些前期投入可也是不少的,流州专心经营中部,勋戚们在岛上各处开拓,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人口,
反过来,大家都是要在安平港宁东城等地进出的,各种物资商货的买卖,也是要经流州,这也促进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