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子,当成一个中篇来写,连载。
就从裴玉奴的身世开始写,隋朝长安令史小吏家出身,然后学琵琶,再如何卷入了一场朝堂党争大案获罪抄家,裴玉奴如何入了教坊,再如何因天赋得琵琶大家收为弟子,后面再穿插引出她父兄们出征辽东立功,她们因此重获自由,再怎么在动荡里因家贫而被迫嫁给有钱的商人,
再之后隋亡唐兴,丈夫投靠了庐江王,她被李瑗看上······
武怀玉打算写长点,裴玉奴的这二十几年,其实是隋唐之交社会的真实缩影,隋末朝堂夺嫡党争,杨广继位后如何的建东都开运河三征高句丽搞亡国,而李唐又是如何迅速的夺取关中建立大唐,
甚至李瑗、王君廓、武怀玉、李世民、王珪、魏征一个个人物登场。
比起直接就写今天朝堂上宰相谏诤,皇帝认错,能更丰富。
来济听完他的思路,很高兴的赞赏,“史书上都只有君王将相,哪有凡夫俗子,我觉得二郎这样写更好,
想不到裴娘子有这样的身世,”
“不过你的琵琶行这诗是真好,到时也要浓重的写写,这样整个故事才更完整和丰满,”
既要彰显圣君贤臣,当然也还要关注底层的百姓歌伎,顺便把一首伟大诗词的诞生过程也要写出来。
“我建议这篇就叫琵琶行,我甚至都已经能想象到这本连载后的火爆了。”来济越说越兴奋。
甚至催促怀玉当场开写,“我来磨墨!”
马周也忍不住去取纸来铺。
怀玉有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很是无奈。
“二位,别急啊,我得好好构思一下,到时草稿出来,还要修改,到时成文了再请二位来帮我斧正。”
“你先写,我们现在就帮你参谋。”来济迫不急待。
武怀玉无奈,只好提笔开写。
要说写这样的故事,还真不算难,以裴玉奴为切入点,抓住一些要点就好,开篇先写今天金殿之上裴玉奴一曲琵琶技惊天子和宰相、大臣们,先突出裴玉奴如何美丽、如何琵琶技艺了得,又是如何命运多舛,被争抢,郡王垂涎美貌杀其夫强纳为妾,连天子都要向臣子索要入宫,
以此开篇,然后迅速转场倒叙述,从她降生开始叙述整个故事。
这样的开篇就不平淡,也更有期待感了。
怀玉写的很快,草书笔走龙蛇,他写一行,来济就在旁边念一行,马周甚至也拿了纸笔誊抄。
一口气写了很久,一个开篇万字写成,怀玉扔下秃了毛的笔,累的够呛,却也觉得酣畅淋漓。
来济和马周一个念一个抄,这开篇下来也惊叹不已。
而一直在旁边弹着舒缓琵琶曲伴奏的裴玉奴,听完这故事开篇,也是深深震惊,这讲的确实是她的故事,甚至不少内容是她今天跟武怀玉亲口讲的,可在他笔下写出来就很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开篇可以分成三五篇连载京报,绝对不比虬髯客传、崔莺莺传、聊斋这几篇差。”来济兴奋直言。
马周更是把自己抄下来的开篇捧在手里,“我明天就把这个呈送陛下,请陛下过目批准。”
“二郎,后面的什么时候写?”来济迫不急待。
怀玉摇头,“回头,回头我写,今天是不行了。”
这个故事他计划写个十万字左右,回头再好好构思一下,写好了,确实能为京报引流。
不知不觉天已黑。
马周两人还拿着怀玉的开篇在那里研究和帮忙润色,两人才情文笔都是极好,尤其来济虽年轻,可是科举进士出身,而且还是校书郎,那本就专门跟文字打交道的。
“阿郎,天已经黑了,不如就在这休息一晚吧。”
裴玉奴现在看武怀玉的目光里,满是柔情,甚至带着崇拜,以前她也听闻武怀玉的才名,知晓他的边塞诗雄迈,也听说他的画技超绝,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