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四(2 / 6)

书的主要内容是从上辈子的民族政策中抄来的,比如,写在对策书开头的那一句,为了维持大清国内稳定,大清应该推动民族融合,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

民族融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改变以满人为贵的现状,至少是从明面上。在如今大清广袤的国土上,满人太少了,把满人提到高处,站到各民族的对立面,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康熙看完全册,重新翻到第一页,看到改变以满人为贵的现状这句话时,还是忍不住皱眉。

“皇阿玛,您如何看九弟妹这道折子?”

康熙闭上眼,沉思了许久,才缓缓地点了点头:“她是对的。”

在康熙看来,既然汉人压不住,不如听取老九福晋的建议,把其他民族都扶起来,这也是一种制衡。

“老九福晋说,户部、理藩院、翰林院,该在清查全国人口土地,把大清境内的所有民族清查清楚,以后在税收、教育等方面对少数民族进行扶持,维持各民族团结稳定,这也是个法子。”

康熙唯一不认同的是:“她说要把大清改称为华夏,你如何看?”

雍正把问题扔给儿子:“弘晖你说。”

“阿玛,玛法问您呢。”

雍正瞪儿子一眼:“这也是你的事,难道你不该回答?”

雍正发过不立太子的旨意,他的几个儿子都是一样培养,但是这两年,雍正明显偏重弘晖,今儿当着康熙的面,把话说得这般明白,叫康熙多看了老四一眼。

“皇阿玛不用拿这种眼神看儿子,弘晖几个兄弟间,朕和百官都认同弘晖是最合适大位,既然如此,就没必要掩耳盗铃了。”

雍正已经做出了决定,所以才会在商议爱新觉罗和大清如此重要的大事时,把弘晖叫来。

雍正对儿子抬下巴:“你玛法等着呢,赶紧说。”

弘晖哦了声:“玛法,改大清为华夏我觉得其实挺好,改名更张嘛,华夏囊括各民族,只是给大清改了个国名,却能让大清的所有百姓都有归属感,这个决定,利大于弊。”

“大清这个国名,是太宗皇帝定下的,改掉大清的国名,你们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康熙隐怒。

“玛法,当初太宗皇帝改金成大清,太宗皇帝率清军入关后建立了大清朝。如今咱们改大清为华夏,这代表着咱们爱新觉罗家走向了更大的世界。”

弘晖劝道:“咱们如今和太宗皇帝时不一样了。就跟九婶说的那般,咱们大清就是一块大肥肉,刚打完仗没几年,欧洲那些国家还怕咱们,不敢如何,等日子一长,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们肯定会想法子分裂咱们。咱们四分五裂的跟欧洲一样,他们才好各个击破。”

“玛法,统一土地是不够的,人心易变,咱们还应该统一百姓的思想。只要思想统一了,就算有一日大清国力下降被分裂,后继者也会想办法统一。”九婶写的这道折子弘晖都会背了,里头的经典语录他信嘴拈来。

统一思想,康熙当然知道统一思想的重要性,但是,改大清为华夏就是不行,太过赤裸了,华夏可以囊括各民族,但是主指汉人呐。

“哼,朕怕朕死了后去长生天,没法跟太宗皇帝交代。”

雍正轻咳一声:“皇阿玛若是不喜欢华夏这个名字,要不咱们换个名字?”

“换个什么名?”

“改为中国吧,中央之国。”

康熙咂摸了下,中国这个名字,听着比华夏要顺耳多了。

雍正看皇阿玛的表情,就知道这个折中方案是行得通的。

“一定要改?”康熙还是有些不太愿意。

“一定要改!皇阿玛,咱们必须国土太大,不把团结统一的思想从土地到思想烙印进所有人心里,大清一旦衰落,肯定要散。”

如此辽阔的领土啊,雍正领着满朝文武费尽了心思,忙活了这么多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