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想从右侧口袋掏出手帕擦手,没成想,手伸进口袋后,像往常那么一捞,瞬间被凶器扎的结结实实。
高浓度尼古丁顺着几十道细小伤口渗入,夺去了远藤宏志的性命。
侑奈翻过这一页,熟悉的作案凶器,让她脑中迅速匹配了一部作品——《X的悲剧》中的第一案。
完全同思路的凶器,毒药都是同一种,只是缝衣针所附着的载体不同,一个是软木塞,一个是口香糖,很明显凶手是从这部作品中获取的灵感。
既然如此,就面临着和原著中同样的迷题。
毛利小五郎,“目暮警官,听他们说案发前还有一群国中生在场,还曾围在死者身边看他赛马,不过已经离开很久了,要不要派警员去找一下?”
目暮警官托着下巴思索,“是这样吗,那就派人出去找找吧,虽然只是国中生,但现在的小朋友可都不容小觑呢。”
“没有这个必要。”
侑奈突然发声,慢条斯理道:“凶手一定是熟知死者远藤宏志先生的人。”
凶杀案或多或少嫌疑都集中在认识的人身上,即使如此,侑奈口中的一定是熟识的人也显得过于笃定。
“凶器过于锐利,想将其放到死者的口袋里,又不伤害到凶手自己,徒手肯定不行,怎么也得借助一些器具,游戏厅人多眼杂,最合适而不引人注目的方法应该是戴着厚厚的手套来拿凶器。”
“但问题又来了,现在天气不热,戴着厚手套四处转悠难免会招来视线,所以凶手必须得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掏出凶器、放入死者口袋这两步动作,凶手一定是极了解死者的人,在那样短促的时间里,凶手能干脆利落地将凶器准确放入死者平日放手帕的右侧口袋,还知道只要死者上过厕所,就会从右侧口袋掏出手帕擦手。”
最后,侑奈总结道:“所以凶器出现的位置,本身就说明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