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匠相> 第325章 收复喜峰口(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5章 收复喜峰口(下)(2 / 3)

后面大明就该亡国了。那王冉说,大明居火德,火克金,所以我大金应该改名为大清。一是以水德克火德,其二正好应了那‘日月沉沦清水中’的谶语。本汗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因此决定回去之后,改大金为大清!”

李峰他们一路浩浩荡荡,回到了京城,这一次,京营派出了一千人,和武备学院的官兵们,一起从安定门进城,夸功游街。

游街结束之后,李峰和朱纯臣以及马铁等将领一起到皇宫复命。

因为有报站快捷地传递信息,所以战况朱由校等人是早就知道了。几乎可以说,就像是看现场直播一般,每天的战事如何,队伍前行到了那里,敌人在哪儿,清清楚楚。

因此,到了皇宫之后,朱由校并没有再询问作战的过程,直接就宣布了对众人的奖励。出征的奖励皆有奖励,不过对武备学院官兵的奖励为最。不过京营的将领们也说不出什么,毕竟自己就是跑了跑腿,箭都没射一只,平白就得了功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马铁因为十三山堡和此次作战几番功劳相加,升授从三品游击,依旧担任武备学院参谋长一职,同时赐封靖辽伯。武备学院的各级官兵,也都按原有品级升了一到两级。

第二日,朝廷早朝,李峰是奉命参加。

朱由校让李峰总结了一下这次对建奴作战取胜的原因。李峰总结了主要有几点:

第一条就是皇帝指挥若定,朝中大臣团结一心,没有相互推诿扯皮。大军出征之后,粮草供应充足。上下一心,自然战力就强了。

这一点李峰之所以要提出来,是因为这种现象在东林党把持政务的时候,还真是不可想象的。每一次发生了大事,事件都会变成攻击对手、或是争夺权力的武器。现在朝廷上都是阉党把持,大家都听魏忠贤的,连皇帝都听魏忠贤的,所以是难得的一团和气。

当然了,这次因为皇帝慢慢地自我意识觉醒,所以开始寻找自己的话语权,对魏忠贤的权力开始做了一些限制。但是就算是这样,这次李峰等人在前方,丝毫没有感觉到朝廷中因为派系争斗而形成的掣肘现象。

第二条就是讯息传递迅速。敌人刚一夺关,喜峰口上的报站就冒死发出了警报,为后方的各个城池做好战争准备,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也让京城能够及时决策,派出大军增援。而且有了这个报站之后,各个城池之间可以做到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了解敌情。武备学院正是依托报站,了解到了敌我的态势,才能避实击虚,连战连捷。

第三就是不论是武备学院还是京营的官兵们,都能不畏生死,舍命而战。在几天的时间里,长途跋涉数百里地,按时到达了规定的地点,迫使建奴不得不在我方选定的时间和地方交战,从而占据了主动的态势。

第四就是交通工具的改变也很重要。从京城到通州已经修建好了水泥路,从京城道通州可以大大加快行军的进度。配备新式的橡胶轮胎的大车,同样用一匹马拉同样的重量,速度可以加快五成的速度。若是等到从京城到蓟镇山海关的水泥路全部修通的话,到时候用四轮马车运送军队,还可以将速度提高许多,达到一昼夜二三百里地。到了那个时候,边关的军情就可以得到大大的缓解。

第五点,就是那些守城的各地军队,都严守城池,没有让建奴偷袭得手。因此建奴没有办法一下子得到大量的粮食,只好到各地农村去劫掠,导致军队分散,给了大明军队时间和机会。

李峰说了一大堆,众人一一纷纷点头。

等到他说完了之后,朱由校问大家对李峰说的话有何意见。

意见没有,不过兵部尚书王永光还是跳了出来,对朱由校道:“陛下,有一点特别重要之处,平辽侯并未讲到,那就是此次武备学院的官兵所用的天启步枪和神威炮,十分犀利!因此,臣奏请陛下,将这两种火器下发到各边镇,则我大明边陲永固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