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动手。虽然孙承宗在辽东担任督师,但是还兼任这兵部尚书的职务,还是内阁的阁臣。对于这样一个深得皇帝信任,又是内阁重臣,手握重兵的人,魏忠贤十分的忌惮,早就想找机会将他铲除,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一想到不论李峰的结局如何,自己都是进退得利,左右逢源,魏忠贤十分的高兴,提拔这个忠心又能干的侄儿想法更强烈了。
终于到了早朝的时候,朱由校黑着眼圈进来了,昨天晚上这厮接到从城墙上吊进来的奏报,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众位大臣叩拜之后,便是上奏的时间。
今天的热点,自然是兵部上奏的十三山堡军情。
从三月初六的战事说起,一直到三月初八,十三山堡大胜阿林,然后又被贼奴大军围困,一一道来。
“众位爱卿,不知道你们可有什么看法?”朱由校虽然对李峰的战绩很高兴,但是却为他的安全深深的担忧。
此言一出,从后排站出来一个人,却是一个叫做陈九畴的御史,他是阉党的人,早就受了指使,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这李峰李大人在十三山堡以区区数百工匠,一百战兵,便在三日之内筑起城墙一丈余。又三战三捷,斩敌近八百,实乃大明近年少见。微臣之见,李峰此人,不仅忠心,而且素有大才。不仅精通建筑之法,而且用兵如神,实乃全才。此番李峰又立下赫赫战功,微臣恳请陛下给予重奖。”
此言一出,朝堂上鸦雀无声,这等功劳,的确该奖,只是……只是太诡异了。朝堂上剩余的那些东林党人,虽然他们当初也很想将李峰给弄到辽东去弄死,可是那是将他归为阉党一派的时候。后来等到李峰到了宁远,被许秉彝给弄去修十三山堡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李峰此人是得罪了魏阉,这是被人家往死里整了。亏得自己这一派,还磨刀霍霍,结果是给人当了刀子。
可是现在呢,李峰立了功劳了,这阉党一派竟然又忽然跳出来,给李峰请起功劳来,这真的是神转折啊。
东林党人们一个个都没有看懂,于是都一个个不发声了。
阉党的人却纷纷站出来,附议,请皇帝陛下赶紧封赏,将人数不多的东林诸人显得很落寞。
朱由校一看形势大好,便问站在前列的内阁首辅顾秉谦道:“阁老觉得该如何封赏李峰?”
顾秉谦往前一步,对朱由校道:“李峰既然有大才,善营建,善用兵,莫若将他提拔为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专门负责城池营建,派他巡视四方,定勘大用!”
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哗然,这一下子便将李峰从七品的芝麻官简拔到了从五品的位置上,虽然是有才,这也太快了一点吧。而且他的年龄,才不到二十,还是个例监生,这都是硬伤啊。
不过,现在朝堂上占主导地位的,都是魏阉的人,所以一看顾秉谦说了话,便都闭口不言。东林党的区区几个人,也都不敢随便发言了,因为他们没有看懂阉党的意图。
魏忠贤对顾秉谦的提议十分的满意,让李峰当这个专门修建城池的员外郎,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李峰若是有命活着回来的话,给你一个下基层三下乡的活儿,你天天到下面修城墙去吧,什么贵州甘肃,你小子去了一年半载就别想回来,少呆在皇帝身边出什么幺蛾子。若是你在十三山堡死了……嘿嘿,那就没有以后了。
朱由校一看,很好,现在朝会上终于不再吵闹了,意见统一了,便转头问道:“魏大伴,你觉得阁老的意见如何?”
魏忠贤点头道:“甚好!不过,老奴觉得,仅仅如此还不够!李峰此次乃是立下了赫赫军功,按照我大明的规矩,军功者,可以赐以爵位。因此,老奴提议,可封那李峰为平辽伯,赏金百两。”
此言一出,顿时又将群臣打蒙了,这搞得是哪一出啊?怎么又是升官又是赐爵的,难道这李峰彻底的投降魏阉了?不过很快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