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将各种户籍也分的很细,匠户里面也有木匠、石匠、铁匠、也能更快的识别身份。”
“至于圈定百姓,限制一地,也是为了尽快恢复土地耕种。这些年来,陛下迁移百姓的目的,也在于此。”
随着苏闲说完。
朱元璋面容陷入沉思,而马皇后则是一脸惊异。
显然他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竟然真的有独到见解?
“你比你爹强!”
突然,朱元璋缓缓开口,“你能知道的事情,你爹就不知道,所以今天才给咱说那些混账话。”
“还是咱之前说的,将这番话带回去,也给那苏贵渊听听,让他安分一点。”
“还有,既然你知道,就不该说出什么蝼蚁,什么鸿雁的话?”
苏闲无奈一叹,“可陛下认为?这种限定户籍,又能持续多久?”
朱元璋刚刚缓和下去的表情,再度严肃起来,“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此刻。
就连马皇后和朱标,也是连忙看来。
“正如之前说的……先秦的军功爵位之前,贵族不仅需要血脉,更需要周天子的礼法来肯定。”
“但大秦就不需要,哪怕是最低贱的草寇,没有名字最为普通的黔首,有朝一日也能通过军功来封侯!”
“这便是大秦为什么比诸国强,还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因为大秦留给了所有人,一个都能向上走的通道。”
“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唰!
这一瞬间,朱元璋的眼神异常凌厉,几乎是瞬间就朝着苏闲看来,而马皇后的脸色也变得肃然起来。
不得不说,这孩子真是胆大,这八个字,也能随口说出来?此地又不是经筵!
“陛下不用这么看着我,这八个字从秦末响彻出来的刹那,之后这天下就已经变了,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客观事实。”
“男儿习武,马上封侯!汉武帝之时,卫青不过养马之人,却依旧能封侯娶汉室公主……霍光不过是平民霍家次子,纵然有其大哥霍去病的余荫,但依旧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成为扶持汉室的权相!”
“再到之后,科举大势已起,底层百姓往上的通道,已经是历史大势的洪流。谁若阻拦,便必定如同那些早已经覆灭的世家大族一样,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苏闲的话不可谓不大胆,若非其年纪小,也是朱元璋亲自询问。
这一番话让别人来说,恐怕早就被其大怒的吼着:“给咱滚下去了”。
不过即使如此,他依旧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小子,你这是点咱呢?”
“是陛下先问我的,况且这些东西,陛下不可能不知道。”苏闲继续道。
朱元璋这才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可紧接着苏闲就又道:“可陛下纵然清楚,却仍旧要一意孤行。”
“哼?什么一意孤行?你也别给咱说这些。”
“相比较要稳定的天下大局,科举算个什么?三年一次的科举?又能有多少真正的贫寒百姓脱颖而出?”
“洪武三年的科举选出了什么玩意,咱比你清楚。”
“相反,咱在大明各地开设官学、社学,民间还有私学。若是百姓愿意读书,能读书,会读书。这些人才自然会被各地的府、州、县,一步步的输送到咱这国子学!”
“这依旧是天下之才,尽入囊中!”
“这才是咱给大明百姓开的龙门!”
眼看着苏闲不说话,似乎被自己说服了。
朱元璋洋洋得意道:“限定户籍,肯定比不限定户籍要好,若是有青年俊才,想入朝为官,自然有多种办法。”
“咱知道你想说什么?又和那些国朝大儒一样,给咱说什么恢复科举。”
“可没有科举,我大明照样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