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越递上自己的勘验。</br>检查过后,除了谢不冬几个护卫外,其余人都被拦在了外面。</br>进入军营之后。</br>温越所看到的军士,触目一片都是披着代表大明火红色的盔甲,铁甲、棉甲、皮甲都有。</br>这更让温越有些惊疑了,军士们穿着整齐的盔甲,没有任何丢盔卸甲战败的样子。</br>但又从他们疲惫的神情,站姿不稳,许多人都是坐在地上、或是躺在地上的样子,又看得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失败。</br>很快。</br>温越随着引路军士来到了一个大帐前。</br>大帐两边站着一个个身披铁甲、高大粗壮的守卫军士,他们所持的兵器也是精锐,隐隐发着寒光。</br>而在这些守卫军士的前方,竖着一杆中军大纛,正随风高高飘扬,上书一个巨大的“高”字。</br>“大人,请稍等,容我进去禀告经略大人。”</br>那引路的军士说完,就转入了进去。</br>温越在外面等候了刚几秒,另外又有一个引路军士引了一名将领过来。</br>这将领乃是老熟人,不是别人,正是祖大寿。</br>“祖大哥。”</br>温越朝他打招呼道。</br>祖大寿原本脸是阴沉的,看到温越后,立即转为惊喜:“嘿,温老弟你也来了啊。”</br>温越点头,笑道:“是啊,接到经略大人的命令就马上过来了,本来是要直接去锦州的,但路上听到消息,就转来塔山堡了。”</br>说到这里,想着祖大寿也不是外人。</br>温越直接开口问道:“对了,祖大哥,锦州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何会突然陷落?”</br>一提这个。</br>祖大寿的脸色突然又变成了阴沉,叹息道:“唉,还不是这位经略大人,本来这次建虏扣关虽然势大,比天启二年那次也不想让。</br>但经过了督师大人的四年守备,锦州城固若金汤,不必担忧被破,可这位经略大人却好,说什么要上城墙巡视,然后就被外面射来的流矢伤到了胳膊。</br>“这伤到胳膊也就算了嘛,却没想到这经略大人胆子竟然……”</br>说到这里,祖大寿看了看旁边的侍卫,激动的声音低了不少,他小声继续道:“这经略大人竟然觉得前线不安全,连夜让我们撤离,白白将大好的锦州城、杏山堡让给了建虏。</br>“停在这塔山堡,还是我等苦求拦住的,不然照他这样撤离,整个辽东迫不及防下,遭遇建虏袭击,恐怕天启二年广宁城陷落后的景象会再现。”</br>“什么,锦州城居然是主动放弃的?”</br>温越听完后,豁然震惊。</br>历史上在天启五年秋的时候,高第上任后,是觉得大明守在山海关外的这条走廊,受不住不说,还浪费大笔的钱财。</br>故此,让在辽东外的明军和百姓全部撤入关内。</br>只有袁崇焕等少数人,没有听取命令,留下两万多人死守住了宁远城,取得了少见大明在辽东的胜利,史称宁远之战。</br>在高第上任后,温越也是抱有戒心的,看他会不会也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上任就把立在山海关外的屯堡全部撤去。</br>但高第上任之后,表现的非常英明,三番两次来他这里巡查,又是询问建议,又是大加夸奖。</br>并且他也巡视了其他地方,大大勉励了辽东的其他将领,安抚了众将之心。</br>最后,高第还驻扎在了辽东前线,与众将士一起抗敌,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