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挑夫,在这一日将青儿的嫁妆送了过去。
刘氏自数年前便开始给青儿攒嫁妆,家具用的木头皆是红酸枝,两个五百亩的庄子,两间商铺,一所三进宅院,并各式头面首饰绸缎布料等等,此外还有五千两银子的压箱钱。
王珣私下又添了关外一个八百亩的庄子,二十四套金玉头面,四十八匹绸缎,并一千两银子。
自有了功名之后,狗儿与刘氏便不再过问他的事,赚的银子也都由他自己收着。
王珣便回想上辈子的那些赚钱的点子,挑了几个不怎么打眼的卖了出去,很是赚了一笔,之后他又拿这些银子买房置地,两三年下来便攒下了一笔丰厚的体己。
他深知这个时代女儿家出阁后生活不易,嫁妆便是一个女子在夫家的底气,因此从赚钱后便给两个姐姐置办下了一份颇为丰厚的嫁妆。
最后收拾下来青儿的嫁妆竟有六十六抬。
晒嫁妆那日,观礼的一众宾客尽皆咋舌,这一份嫁妆虽比不得世家大族丰厚,但也远胜一般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了。
不少女眷心下都暗叹,真是同人不同命,青儿爹娘疼爱,兄弟又出息,连嫁的夫婿也是少年俊才,真真是叫人羡慕不已。
二十四日一早,李峰便带了花轿前来迎亲。
青儿一身凤冠霞帔,含泪拜别了父母亲人,坐上了花轿,在爆竹声中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不提王家如何热闹,却说贾赦好容易回到家,可谓心满意足,贾家如今的日子虽大不如前,但也远比普通人家要精细,比起北疆流放的生活来说更是天堂了。
他先前吃足了苦头,再也不愿回想流放的那些日子,因此以养病为由,每日只在家中高卧。
这日贾赦正在房中吃酒,忽有小丫头传话说北静王府的长史官来了,顿时大惊,忙换了衣裳出去。
贾政也已闻讯赶来,两人迎了出去。
一面彼此见了礼,归坐献茶。
寒暄了一番,那长府官便笑道:“今日造访府上,一是为贺赦老归家,二则也是王爷有一件为难之事想请老大人相助。”
贾赦与贾政听了这话对视一眼,皆摸不着头脑。
贾政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
贾赦也忙道:“王爷数次相助,此番恩德,实在无以为报,若有差遣,定然万死不辞,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那长史闻言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两人坐下,方道:“二位老大人痛快,既如此,下官便直言不讳了。
大人也知道我们王爷生性风雅,酷爱读书,然如今府里虽有几房姬妾,却没有一个真正知心的。因此有心再纳一位侧妃,不单人才品貌要好,更要才情出众。
只是寻觅多时皆不如意,偶然间听闻府上的表小姐,前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千金才貌双全,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王爷心中十分仰慕,有心纳为侧妃,故特打发下官前来求娶。”
贾政闻言一怔,正欲告诉黛玉宝玉已定亲一事,贾赦忽然咳嗽一声,向贾政使了个眼色,向长史官陪笑道:“王爷厚爱,原是我等的福分,只是事关外甥女的终身大事,我们也不好擅自做主……”
长史官素知贾赦秉性,闻言便知其意,笑道:“老大人放心,府上若能玉成此事,不但下官感激不尽,王爷亦承此情,必不会亏待二位。”
他之所被北静王倚重,除了自幼服侍的情分外,也因他办事妥当,最能揣摩上意,因此定决意这次要让王爷如愿,更要将事情办得妥贴,叫人说不出一丝闲话才好。
而最好的法子莫过于让贾府。亲手将人献上。
贾赦闻言大喜过望,忙笑道:“大人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贾政闻言顿时皱眉,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