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沾自喜了。
大年三十这一日,依旧是皇家家宴时。
有些人想起去年闹出的丑事儿,不仅导致几个当事人,直接被褫夺了所有的爵位封号和官职,连带着他们的家族长辈,也在朝中受到了牵连,在前朝连连受挫,今年就特地将半大的孩子都耳提面命了一番,不可在宫中乱来,不可行止踏错一步。
因而这一年,那些男孩们倒是显得谨慎小心多了,乾清宫也因此显得安静了不少。
相对来说,慈宁宫就要热闹多了,各府老的少的,大大小小的福晋,还有未婚嫁的格格们,都聚集在此,莺声燕语的,好不热闹。
今年里,不仅是和馨姐妹几个一直陪伴在孝庄太后身边,阿琳、卓奇、齐布琛几个小姑娘,也被孝庄太后叫到了身边,好生亲热了一番。
这样的一幕,让许多人看在眼里都眼热。
孝庄太后亲近皇宫里的小格格,属是正常,没想到阿琳她们几个,是宫外的小格格,也得了太皇太后的亲眼。
有知情人道:“这大概是因着在格格学堂里上了一年学,日日在太皇太后娘娘跟前出现,娘娘瞧她们几个,就觉得亲近了。”
“说是格格学堂,怕不是专门进宫来陪娘娘的吧?”
“我瞧着也像,小格格读书有什么用?又不能考功名,又不能做官的。还不如借机好好讨太皇太后娘娘的欢心,将来指婚的时候,也能指个好些的人家。”
“谁说不是呢?与娘娘亲近了,连出嫁也能得几份添妆呢!”
“这么说着,我也想把我家闺女儿,送去那个格格学堂了。”
“这怕是难!去年进学堂的,都是娘娘钦点的,还是得要娘娘的恩典才可以。”
“也不知道要怎么着,才能进这学堂去?”
“或许……和宫里几位小格格套套近乎?”
……
周围人在眼红阿琳她们获得的优待时,阿琳她们的额娘,已经被孝庄太后叫上前去了,询问起了几个小姑娘在府里的情况。
南音站在后头,只需听几个福晋的应答,就能猜得出谁是谁的额娘了。
几位小格格的性情,都能在几位福晋身上,找到对应的特质和反应。
孝庄太后问过后,又夸到:“你们养闺女儿养的挺不错的,今年一年里,都认认真真读书,苏麻喇姑也是她们的先生,说她们学得极好,都是聪明的姑娘。”
福晋们齐声应了谢娘娘夸奖,那些个心急的,立马打蛇随棍上地吹捧起了孝庄太后,道:“臣妇的女儿,在府里可没显得这么聪明灵泛的,定是在慈宁宫久了,沾了娘娘的恩典,得了慈宁宫风水的灵秀,才机灵了一些。”
“是啊,臣妇的卓奇也是如此,往日一心想学武,想和兄弟打架,如今在娘娘手里待了一年,就变得文静乖巧了很多。”
……
南音一边听着,一边忍不住赞叹:“她们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些话,心理素质真是强大!”
南音自认是难以说出来的。
系统道:“人家难得见上孝庄太后一回,可不得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地说好话,博青眼?”
相对于后宫妃嫔,这些无召不得入宫的福晋们,确实更加难见到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在大清的地位,对大清江山的意义,非同寻常,如今康熙对孝庄太后也那般崇敬与尊敬,若能够得到孝庄太后的青眼,那可是难以估算的好处啊。
南音视线转向孝庄太后,见她面色一如往常,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但以南音跟孝庄太后接触后的经验来看,这完全是营业式的笑容,孝庄太后心中应该是毫无波澜的。
“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