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小姑娘就打算看个小品,结果后面又放了《阿信》,她就看入了迷。
不用说,自家的红烧肉变成了烤肉,还是成焦炭的那种。
书记老婆气得想打孙女儿,当爷爷的人赶紧拦着。
小孩为啥馋电视,不就是家里头没有吗。
要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谁还耳朵竖得老高,一听到电视机响,赶紧巴巴地凑过去看。
大队书记想请郝教授夫妻去镇上饭店好好吃一顿,夫妻俩无论如何都不肯,只说家常便饭就好,还非得给他家粮票跟饭钱。
“赶紧的,三嫂嫂,我这可不是为了我自家啊。”大队书记催促外婆,“你家是先进,树立了好榜样。但是先进得带后进,不能光你们富裕,我们郑家村也要共同富裕。”
林蕊赶紧放在夹鸡爪的筷子:“那怎么行,哪里能让你一个人请,教授是咱们全村的客人。”
说着,她朝表弟使眼色。
鹏鹏机灵的很,立刻拔腿就跑:“我去请教授爷爷跟奶奶。”
“哎哎哎,你家不能这样啊,霸占着教授算怎么回事?我是要给全村找门路挣钱。”大队书记急了,“田里头也得想办法长出金子来。”
苏木已经麻利地跑出屋,拦住想要去追鹏鹏的大队书记。
林蕊笑嘻嘻地冲表弟喊:“你就告诉爷爷奶奶,我知道稻田里头应该养什么。”
大队书记愣了下,仔细回想自己说过的话,肯定他没在郑家人面前漏过底。
这丫头怎么知道教授给他支招搞稻田养殖啊?
林蕊神秘地眨眼睛,笑嘻嘻道:“我会掐指一算啊。”
苏木在边上一派高深莫测的模样,煞有介事:“这对我们修行之人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外婆哭笑不得地从饭锅里头端出蒸菜,摇摇头:“你俩就吹。”
大队书记却肃然起敬,暗道这郑家的外孙女儿认了何半仙当当爹,果然不一样。
几样菜上了桌,舅舅舅妈还有林母外公他们围着郝教授夫妻俩一并进院子,旁边还站着大队书记的老婆,鹏鹏跟个剪着童花头的小姑娘一道,有说有笑的往前走。
“三嫂嫂,沾教授的光啦,我们也来白吃白喝咯。”大队书记的老婆一进门就笑,吸着鼻子道,“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外婆赶紧出屋迎接客人,就连老太都关了收音机,笑容满面地朝他们点头:“来家啦,菜都烧好了,赶紧上桌,趁热吃。”
郝教授饶有兴致地看着身上还系着围裙的林蕊:“你倒是说说,你怎么晓得要搞农田养殖啊。”
鹏鹏骄傲得很:“我二姐能掐会算。”
郑大夫眼皮子直跳,真想捂住侄儿的嘴。
算什么啊,又搞封建迷信这一套。
林蕊笑着从走廊的台阶跳下来,姿态轻盈的很:“我会推算啊。”
眼下米价贱是事实,而且以后粮价会越来越低,甚至还会种一亩地刨除种子钱、农药跟化肥还有浇灌以及收割、脱粒的支出之后,不仅不挣钱还要倒贴钱进去的现象。
大队书记想要田里头长金子,一是种植经济作物代替粮食,二就是搞稻田养殖。
前者存在的重要障碍是现在农民必须得完成缴纳粮食的义务,以实物代替农业税。其实也好解决,先想办法靠土地挣钱,然后拿钱去买粮食完成爱国粮征购任务就行。
可这里头一是存在大批私人购粮会不会被当成投机倒把关进大牢的风险,二是对老百姓而言,家中有粮才心里不慌。要是地里头不长庄稼,大家很容易惶恐。
在这种情况下,稻田养殖自然就成了致富的首选。
她眼睛笑成了两弯月牙:“教授,你说我猜的对不对?”
郝教授一直都对生态经济感兴趣,否则也不会在舅妈登门拜访的时候,主动提出要到郑家村进行实地考察了。
学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