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2 / 5)

值多少那个值多少,交易的人心中都有数。就算被逮到了这个只说给这边亲戚家送点粮食,那个就说家里一匹陈年的旧布给那边亲戚回个礼,名正言顺的很!

她也就能趁机再多囤点布了。

这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

所以林谷雨吆喝的特别卖力,社员们听的是心花怒放。

这下好了,大队长干部全都不管,交完棉花征购任务,社员们手里多少还能留下个几斤籽棉,虽说不是啥好棉花,可也比柳絮芦苇絮什么的保暖多了。

这个盘算着能给家里孩子的棉袄换两个好棉芯,那个盘算着能多织几批土布······

或许是感受到大队干部对社员们的用心,社员们上工的时候渐渐有说有笑,的情绪明显比“动乱”那天平稳不少。

柳光耀和几个大队干部情绪却快速低沉了许多!每天都在会议室里愁眉苦脸的商量来商量去,眼睛里全是红血丝,最后也没想出好办法。

这时已经是9月下旬了,最迟最迟10月份肯定要下达粮棉油的征购任务的通知,到了11月份公社怎么也得催着生产队把任务给完成了,以往的惯例就是如此。

柳东方不停转动着手中的铅笔,看着泛黄草纸上的数字,犹豫了再犹豫,还是开了口:“按照喜报上说的玉米亩产8000斤,一亩地就要交1200来斤玉米公粮上去,就算把今年全部的玉米全部都交上去,还不到任务量的三分之一。”

一亩地产量不过300来斤,却要交上去1200多斤,这差距,看夏季交小麦大多了。

除非把红薯算上,否则怎么也不可能完成今年的公粮任务指标。

“玉米不够就折成红薯,哪怕两斤红薯抵一斤玉米呢,先把公粮给交了。”柳光耀道。

公粮抵扣农业税,是老百姓的义务,这个不能拖,也不该拖。

好在,今年种的红薯(其实是红皮白薯)争气,虽然里面淀粉含量多,口感不好,但产量是真的高——亩产近3000斤。

柳东方看了柳光耀一眼,嘴唇紧抿没吭声。

李开路手里也捏着一张纸,上面秘密麻麻的写满了数字,他叹了口气,眉头紧皱,说:“除了公粮税,还有征购粮任务,这个比公粮征收的还要多,再除去明年留存的种子,以及牲畜的口粮,能分给社员们的粮食根本没有多少了!”

别提什么够不够三百六了,这回怕是连一百六十斤都达不到。

实际的夏粮征收指标已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这么算下来,秋粮征购比去年增加了几乎达到75%!

如果真的按照征购粮任务如数上交,那平均下来一天才划四两带皮粮,去掉皮子还不到三两!

什么概念呢?

一个大馒头一般是2两的量,不到三两也就是说一天只有不到1个半馒头的口粮。

这个定量别说是大人了,连个三岁的孩童都吃不饱。

夏粮任务完成后,所剩的麦子本来就不多,全都指着秋天这一季能多攒点口粮呢,谁能想到秋粮又是这么一个局面?恐怕夏秋两季的粮食加在一起,每个社员每天都分不了2个馒头。

现场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这样交怎么能行?大家全都转头看着柳光耀。

“至于征购粮,”柳光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语气淡淡的,“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留够社员们的口粮,如果还有剩下的,那就有多少交多少上去。”

柳文明瞪大了眼睛。

征购粮属于“爱国粮”,粮站给钱,返还的钱被公社、大队、生产队截留,当作提留款。如果没有提留款,那大队干部、民兵队、赤脚医生、学校教师这些补贴(变相的工资)从哪里来?

还有挖井、修桥、铺路、这些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办成的事,没有钱哪个社员愿意白使力气干?

还有五保户的供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