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跟上。”
水澈一路上心里只觉得火烧火燎:
母亲病得那样子,弟弟却安然无恙。
水澈看向父亲的身影,心里五味俱全。
他忽然觉得,满府上下,除了他母亲,竟然没有一个正常人。
这一次冬猎盛宴,石梅没有参加。
她已是六十岁的老诰命,不凑这个热闹。
杨氏也以病告假。
荣府水灵报了产育,张氏带着叶筠参加了盛会。
然后,贾蓉的岳母,乘着这个空闲,忽然来了宁府拜访。
却是托付杨氏给自己的侄女儿做媒。
说起来这个侄女儿有些倒霉,也是去年八月放生那一批秀女的受害者。
她侄女叫瞿凤,今年十五岁,父亲在河南做同知。
十三岁的时候,说给了上官张知府家十五岁的嫡次子。
这原本是强强联手的好亲。
孰料,去年那一批秀女退回,自行婚嫁。
张公子舅舅家的闺女也在此列。
她到姑母家散心,其实也是想依靠姑姑说一门亲事。
结果,这位姑母还没做上媒,姑娘自己找了夫君。
她跟表弟看对眼了。
这个表弟就是瞿凤的未婚夫张二公子。
张二公子跟表姐看对眼了,耳鬓厮磨。
那吴秀女估计也是有心夺夫,竟然珠胎暗结了。
原本定在今年腊月,姑娘满十五小定,然后订婚书,看婚期。
结果,就在今年十月,那张二公子仗着自己父亲官大一级,竟然自己上门到瞿家退婚。
张知府夫妻自然不准。
表姐弟有了肌肤之亲,要死要活的闹腾。
女方的父亲只是个罗田的县丞,自然愿意跟知府结亲,纵容妻女闹腾。
最后,那一对野鸳鸯竟然威胁说,不许婚事,他们就私奔。
张知府夫妻也是没法子,家里还有别的儿女。
父兄的官职脸面,也不能不要。
父母又不能把孩子掐死,只好答应退亲。
委屈毫无错处的瞿凤。
瞿同知咽不下这口气,一气之下,提前卸职进京来了。
他找到姐姐家,一是谋求别的差使,二是给女儿说一门好亲。
虽然是男方的过错。
但是,退了亲的女孩子,对方还是知府,女孩子待在河南府,很难再说到好亲事。
这个许夫人看上了叶筝了。
她一再保证,她家侄女儿瞿凤如何能干,如何娴熟温良,绝对是个品貌俱佳的纯良女子。
杨氏就到了荣府来跟石梅念叨。
毕竟,叶筝是石梅的外孙。
这外孙媳妇,石梅也有参考的权利。
石梅一听这个先上船后上坡的故事,再听说,瞿同知是个两榜进士,世代书香,心里对于瞿凤的性情大约有谱了。
大约是瞿凤姑娘太过方正,不会讨好未婚夫吧。
叶筝家没有长辈,正需要一房稳得住的媳妇。
这个叶筝不大会读书,媳妇出身书香再好不过了。
这个姑娘被人辜负,叶筝不嫌弃,愿意接纳,姑娘也会越发感激,岳父也会格外照应。
这对于叶家父族无靠的人家来说,是一门难得的好亲。
石梅心里已经喜欢了三分,便道:“这事儿最好安排见一见,最终还要听取琮儿媳妇的意见。“
杨氏便回去给许夫人回话:“我们老太太觉得可行,不过这事儿还要叶筝的姐姐点头。
叶筝只有两姐弟,婚事要听姐姐的意见。”
许夫人道:“这是自然,婚事是结两姓之好。”
杨氏便道:“这已经腊月了,我们婶娘应了,自然会递话给侄儿媳妇。
亲家母安心回去过年,等正月我们家请客,那时候,亲家母带着两位姑娘过府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