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第九十一章 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会(3 / 4)

骑兵千难万难。

说白了,要兵种配合,还要有相当规模的兵力,光靠骑兵那是送人头。

你部遇到了什么难处?邵勋问道。

河溪太多了。说这话时,达奚贺若眉头紧锁,道:刚刚马没走数里,便是一条河拦路。河只有一条狭窄的木桥,若有人据桥而守,便要下马斯杀。幸那会吴人未敢出战,故得顺利通行。

邵勋想了想。

他记得后世二十一世纪江北、淮南已经开发得非常成熟了,但乡村之中,依然河流遍地。

一南一北两个村只隔数百米,往往每个村前后都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河。

村子两侧甚至还有稍大一些的南北走向的河流。

村中整不好还有几个池塘。

这是开发过的,如果没充分开发过,可想而知那是什么景象。

其实这会徐州南部诸郡就很典型了。沼泽遍地,百姓挖河底淤泥垫高一部分土地,形成一个个岛屿状的高地。高地种满了粮食,人来往各处高地全靠小木船。

或者通过长围圈出一部分水域,然后将水排干,开辟成农田。

一辈辈人经营下来,洼地慢慢变高,沼泽渐渐消失,环境就是这么改造过来的。

所以后世江北、淮南那片地方,出现了无数以圩、埭、皖为后缀的地名一一这三个字,都是堤岸的意思。

在这样的环境中打仗,说实话步兵比骑兵好使,哪怕是冬天。

如果有敢战的步兵,完全可以利用地势围困住一部分骑兵,主动出击,将其消灭。

即便不敢战,先据城而守,任你来打,拼着地方损失严重,在撤退的时候追击,也能斩杀一大部分骑兵一一甚至是马匹已经大面积病死,全靠徒步撤退的骑兵。

说实话,邵勋以前还有些怀疑,现在基本信了。

历史南朝能守住半壁江山,一次次击退规模庞大、兵力是他们几倍的北朝入侵,不是没有原因的。

南朝最后其实是死于消耗战,叠加内乱之后,扛不住了。

吴兵战力如何?邵勋又问道。

守城尚可,野战不行。达奚贺若说道:若阵列而战,末将纵骑围射,

定能令其全军大溃。

邵勋对他自称末将十分满意,笑道:那看来还是要围城。拔掉他们的城池,吴人就只能一步步退守。

陛下还是要治水军。荀序在一旁说道:昔年曹孟德下荆州,第一件事就是治水军。陛下若得江夏、江陵,需得招募土人,大治水军方可。

也就是说,要把战线推到长江边,然后组建水师,如此才有可能攻取吴地邵勋点了点头,又看向达奚贺若,问道:吴人将帅如何?

达奚贺若有些无奈地说道:只会耍阴谋诡计,诱我部军士当。都是穷惯了的人,见不得那许多财货,一来就吃了亏。

邵勋哈哈大笑。

自古以来,这一招屡试不爽,敌人越穷越有效。

有人还往战场扔金银呢,然后敌人真就去捡了,最后被人反杀,捡到的金银也没了,还奉人头。

两军阵列厮杀,真不知道扔金银是怎么回事吗?但将领知道没用,土兵忍不住啊。

山遐此人如何?邵勋继续问道。

没见过。达奚贺若摇了摇头,道:这人一开始不知道龟缩于何处,任我部驰骋。最后忍不住了,有部大禀报看到了山字大旗,他应是来了。”

你部最远到达何处?

一部往巢湖走,远远看到了东关城。巢湖结了几天冰,但也只有岸边结了,湖中未结冰。达奚贺若说道:一部向东南跑,冲到历阳城外,吴人惊慌失措,城门紧闭,并未出战。还有一部突入庐江,深入到寻阳、庐江二郡交界处。

跑得真远。邵勋赞叹道:后来都回来了吗?

没有。达奚贺若摇头道:万骑出击,收兵回寿春时,只有七千骑了。

没了的那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