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准备,初二皇帝就要动身出发。
没有得到确切回复,朱景源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但他还是立刻答道:“儿子明白!”
一旦派了徐新安去,在金陵闹出了什么变故,到时就得他这位监国太子承担。
最忧愁的莫过于睿王一党,太子监国于他们无异于重击,几乎使得他们心态崩了。
此时,朱景源等待着皇帝的回应,他的心在砰砰直跳。
这些藩属国都紧靠大海,若大明没有一支强大水师,这些地方迟早都会被洋人染指。
唇亡齿寒,这些藩属国完蛋了,大明岂不腹背受敌……
“是!”
正当朱景源要离开,皇帝却突然叫住了他,随后指着御案上的一摞奏本,说道:“这些你拿去看看,过几日上道折子,分析见解!”
朱咸铭案头的这份奏本,一部分是南镇抚司所呈,其余则是南方各藩属国的奏报。
如今朱景渊放飞自我,借着整饬的名义铲除异己,已在江南地区闹得“民”怨沸腾。
没办法,江南士大夫的舆论支持,对朱景源来说实在太重要,乃是他竭力要保护的对象。
看了这么多年奏本批答,如今骤然要让他来批阅奏本,其间转变让他一时难以适应。
且说襄王府内,宝钗正坐在后园阁楼下,手里拿着《礼记》细细的看着。
“启禀王妃,荣国府王夫人来了!”
听到莺儿这话,宝钗感到颇为意外。
除她册封王妃之时王府来过,其后两年多时间极少过来,今天出现着实显得不太正常。
放下书卷,宝钗问道:“她一个人来的?”
“还有迎春,探春两位姑娘!”莺儿答道。
“请他们过来吧!”宝钗平静道。
“是!”
莺儿来到了承运门外,先是向王夫人行了礼,然后才带着她们一路入府。
然而过了同心殿,莺儿却还在往北走,王夫人心里就泛起了嘀咕。
“王妃不在殿内召见?”
“娘娘正在后园等候!”
在后园见我未免太随便了些,即便如此她也该亲自来迎迎,我好歹是她的亲姨妈……王夫人心里有些不满。
今天她主动过来,其实就是想借着太子监国这件事,来摆摆自己太子妃生母的威风。
如今宝钗对她并未重视,王夫人当然会心里不爽。
但她却忘了,宝钗不但是超品亲王正妃,而且肚子里已有五个多月的孩子,不来迎她本就合情合理。
在莺儿引领之下,王夫人一行很快来到了宝钗面前。
“拜见王妃!”
王夫人虽没有大智慧,但这种面子功夫还是知道,所以此时是郑重的向宝钗行礼。
“姨妈不必多礼!”
王夫人还真就不多礼了,跪到一半就直接起来了,倒是迎春探春二人行了全礼。
对此宝钗没有在意,示意姨妈就座的同时问道:“姨妈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王夫人面带笑容,难掩得意之色说道:“伱也知道,圣上将往行宫避暑,朝政事务都交给了太子料理!”
宝钗正疑惑自己这姨妈对朝政有见解,哪知王夫人又转移了话题道:“今日太子妃上禀皇后娘娘,说自己要留京城侍奉太子,不能伴驾随行伺候,于是举荐了你两位妹妹到皇后身边!”
听到这话,宝钗看向了迎春和探春,这一情况她确实没想到。
于是此时她更好奇了,这两位妹妹得以伴驾,难道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王妃你也知道,我们小门小户,哪懂宫里的规矩,所以我才带她二人过来,请你专门指教一二!”
“如今太子监国,大小事务多如牛毛,太子妃一样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此事只能麻烦您了!”
太子妃忙是不假,忙到连派人教规矩的时间都没有,这就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