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伙说一下啊,现在前大殿已经完全修好,但是后大殿,也是就是我们今天来采访的重点了,还有一点小工程需要完成,所以啊,是暂时不对外开放的,至于什么时候大概能对外开放呢?我们来请问一下方大爷。”
老方这会儿面对镜头已经有点熟练了,一点也不费力地侃侃而谈。
“前几天,那不是文物局的专家来,帮忙给后大殿做了一些保护措施么,如今就是给大殿外稍微翻新,换下破烂砖瓦,换上新构件,再刷上新漆……约莫着还得一个星期吧,到那时候,应该就能对外开放了。”
记者笑容满面,“谢谢方大爷,那咱们现在就去看看后大殿吧?”
老方领着记者走向后大殿。
果然后大殿的两侧,还搭着脚手架,几名工人正在干着活。
记者跟在老方身后,走进了大殿内。
当她才迈进大殿两三步,整个人都忽然顿住了。
同样的,跟在她身后的摄像镜头也明显地停了下。
弹幕却热烈起来。
“壁画!壁画!”
“哇,满满一面墙的壁画啊!”
“这个颜色,好鲜艳啊,真的已经过了两百年了吗?”
“这个我知道,是因为一百年前为了躲避战火和抢劫,当时的观主用木板和黄泥把这些艺术品都保护了起来!”
“实在是太机智了呀!XX县水神庙上的壁画,不就是被洋鬼子给抢劫走了,至今还存放在他们的博物馆吗?”
“不是,我觉得X国人不至于连两百年的壁画都要抢吧?”
“洋鬼子又不会我国的考古,当然是只要看着好就抢啊!他们的博物馆里还把土著人做成标本展览呢!”
“而且他们的文化就是抢劫的文化,才不管你这文物有什么底蕴和价值,只要能摆在他们家客厅里显摆战利品就够了!”
记者的声音又适时响起,带着满满的激动。
“在临来时,我做了一点功课,从侧面了解了关于静尘观的信息,但是特意地没有看这间后殿里的壁画,就是为了保留一点神秘和惊喜,可是没想到,这个惊喜实在是太大了……”
“真的好震憾啊!一下子就被先民们的智慧和审美给惊呆啦!”
“不过呢,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我们还是有请观主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整个大殿内的所有瑰宝吧?”
镜头移动到那位身穿道袍的老人身上。
虽然女记者在为观众们介绍这位老人,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却都不在她的话上,而是被这位老道本身给吸引过去了。
“啊!我好像看到了仙侠剧里的正道仙师!”
“老观主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位美男子!”
“现在也是位花样爷爷啊!感觉超有内涵超有本事的!”
“这个是当然的,司老观主可是河弯镇的高人!本地可是流传着好多老观主的神奇事迹!”
“展开说说呗?”
“先等会儿,仙师马上就要开始给大家讲解啦!等仙师讲完再展开!”
十分钟后,镜头转回到了女记者,女记者这会儿的眼睛亮晶晶的,似乎都是满满的小星星。
“啊,谢谢,谢谢道长的精彩介绍!”
“道长,我听方大爷说过,这边的大殿再有一个星期就能全部修缮完毕啦,那到时候,道观会对外开放吗?可以过来敬香吗?”
司静航点点头,“对,一个星期以后,就会对外开放,敬香的话,可以在前殿大门前的香炉里,不能在殿内,烟雾会对壁画有损害。”
“那收门票吗?”
“不收,不过每周会有两天休整闭观,不对外开放。”
虽然让静尘观香火旺盛是原主的心愿,但以他对原主的了解,估计也绝对不想过没有双休的日子。
重点采访完了,女记者又带着摄像机在大殿里拍了一圈儿,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