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雪光还似月,元来雪月一般般。 以前母亲也说过成亲如何如何,那会年纪小,并不觉得如何。可到了今日,她才发现,成亲便意味着离开父亲,离开沈府,甚至还有可能远赴千里,去融入一个陌生的家庭,陌生的环境。 听说燕勒城王刺史家的小姐就是嫁到了晋阳,离燕勒城足有上千里。 满园雪魄,压低了松枝。松树下的皑皑白雪,松厚,洁白。 但同样是雪,园中小径的雪已经被扫开,堆到两旁,昨日她还陪着沈信堆了两个厚厚憨憨的雪人,如今它们正在几步外立着,似乎在笑着看她。 同样的雪,在不同的地方有迥异的境遇…… 如此,便选个离家近的吧!离得近,她能时常回来探望父亲和弟弟,若是以后对方欺负她,就让爹爹揍他! 十五岁的姑娘想清楚了,有了答案也不忧心了,高高兴兴地回屋休息。只是刚进门的时候,在外面待的久了,周身笼罩着寒气被屋里的热浪迎面冲袭,整个人才感觉到寒冷。 沈灵萱在这方面一向心大,在屋里跺了跺脚,觉得身体暖了些,吹了灯,爬上床榻,放下厚厚的帘帐,躺下睡觉。 沈灵萱有了答案,沈重却开始忙了起来。 新年的例礼答谢都是头疼的事,以往在燕勒城,人际简单,郑管家便料理了。今年到了京中,沈重又是被封归德将军后第一年回京述职,例礼上可马虎不得。郑管家遇到拿不准的事去找沈重,沈重不在只能去找沈灵萱,沈灵萱拿不准的事便只能修书问李乐清。 李乐清耳濡目染,自是知晓高门内许多弯弯绕绕的事,她说高门之间的故旧姻亲,折转往事,她就掂量着轻重,仿照旧事办,所幸能参详的事例够多,小半月下来没出什么大的纰漏。 很快到了上元佳节。 京中的上元节盛景远非燕勒城可比。花灯如海,布满了长安城大大小小的街道。颜色纷呈,形状材质各异。有鱼灯,螃蟹灯,荷花灯,因新年是兔年,灯展上还是以兔子灯居多。最常见的是纸扎和纱绢的,贵重的有琉璃材质的,再讲究一些的,还会点上一点金粉,花灯便在上元灯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一个身着锦袍面若冠玉的公子,闲庭信步走在前面,身后跟着一个飞髻秀丽的姑娘,她的手里还牵着一个半大男孩。 小男孩是第一次见这么盛大的上元灯展,一只手被牵着,眼睛像是黏在了道路两边的花灯上,缤彩缭乱,应接不暇。 蓦地,他的脚步被带地停止了。他疑惑,抬头看向姐姐,却发现带他们出来走在前面的那个哥哥也停下了脚步,转了身,站在他俩面前,手里拿着不知何时买的两只白兔花灯,一大一小,分别递给姐姐和他。 沈信看向姐姐,在姐姐也笑着点头应允后,开心地从哥哥手里接过来那只小的花灯,把手抽回来拨弄着灯绳,是眼睛红红的小兔子。 沈灵萱也接过了另一只花灯,轻声道,“谢谢将……公子。” 沈信学着沈灵萱的模样,也一板一眼道:“谢谢公子。” 李二性格偏冷,平常无甚表情,此时也被感染地浮起温和的笑意。 童声清脆,引得行人和路边的摊贩笑了起来。 这三人周身气质实在出众,原以为是兄妹,谁知竟不是一家的。 有胆大的花灯小贩打趣道:“公子小姐怕不是早有婚约,趁着上元节出来相会吧?” 上元节本就是年轻男女幽会的时节,他们这样并不逾矩,何况郎才女貌,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