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批个条,你就不用往工厂跑了。” 够上出口标准的产品,哪怕只是样品,质量也是经起时间考验的。 小杨同志帮他挑了几样有民族特色的小件绣品,“这种是机器生产的,没有纯手工刺绣那么精致,但是花色多,颜色鲜亮,这两款手绢披肩在仓库里放了快三年了,颜色跟新的一样。” 狄思科好奇问:“这些样品也是新商品,你们就一直在仓库里放着啊?” “不然呢?每种只有几样,发给职工也不合适。你多了他少了,不够处理纠纷的。偶尔单位组织活动,会从这里拿一部分当奖品,但是们经营的商品有上千种,根本消耗不掉。” 葛磊接话说:“那就卖给有需要的呗。” 小杨呵呵两声,不搭他的腔。 想买的挺多,但是没点关系的,根本买不到样品仓库里的东。@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要不是看在大星的面子上,温大姐也未必乐意插手样品仓库的事。 狄思科把质量过去的绣品扇子都挑了出来。 发现了好多印有国粹元素的挂件,竹片书签,泥塑,餐具军绿书包。 不过,绿书包配京剧脸谱实在没什么美,狄思科犹豫再三,是放弃了。 “小杨同志,这些样品怎么计算价格啊?” 他已经合计好了,如果价格太贵,就跟家商量一下,是否有让轻工公司给他们的演出进行赞助。 像方菲演唱会似的,拉单位横幅再给他们一百张赠票。 然而,小杨同志却给他一个出意料的价格:“小件手工艺品都是每件八毛钱。” 狄思科惊了,“绣品书签价格一样?” “对。”小杨笑着说,“绣品不只八毛,书签不值八毛,两相抵消嘛。你搭配着买,们搭配着卖。” 狄思科暗道,幸好他挑的绣品扇子够多。 否则这一单亏本儿呀。 不过,按照每种八毛钱计算,他挑了几大箱的东,合计起来才两百多块钱。 这钱他出起,赞助就算了吧。 狄思科乐观想,省了一百张赠票,就相当于这几箱东只花了他一百多块钱。 太值啦! * 狄思科被方菲演唱会一万起步的赞助费养大了胃口,看不上两百块的赞助费了。 而于童在为寻找赞助商发愁。 给戏曲演出拉赞助的难度是演唱会的十倍不止。 之前有过合作的那几个赞助商,听说在筹备戏曲演出,全都婉拒了的赞助邀请。 权衡再三,主动给食品公司的管歧珍打了电话,约对方去美容院做按摩。 “你不找,也该给你打电话了。”管歧珍埋怨道,“临近过年,最近压太大了,必须找机会出来纾解一下。” 于童惊讶笑:“工作上那点事,难住管总呀!” “工作上有分歧大家以商量,但是家事上有争议,是商量不出结果的,剪不断理乱!”管歧珍闭眼躺在按摩椅上,叹气道,“今年公婆都被老张接来北京过年了,现在就住在家里呢。” “你家住下吗?”于童记家住的是张海岩分到的两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