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187.知音 亲情手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7.知音 亲情手段。(2 / 3)

还年轻,又是第一次出学堂。落到朝廷这一群人精里头,他哪里能抵得过,被忽悠了也是正常。你好好和他说说这里面的门道,他自然会懂的。”

玄烨明白她的好意,但他也有自己的道理:“你是一片慈母心肠看待这些孩子,但朕……皇子在学堂,朕可以用慈父的标准要求他们。但他们进了朝堂后,朕就只能是皇帝。在其位,便要谋其政。若是他们因为自己的智谋手段不足,而被人算计,那只能说明,他们还不适合朝堂。”

当年他登基时不过八岁,朝臣看他,可有因为他是小孩子而对他温柔过半分?

他决定擒拿鳌拜的时候才十六,若是失败了,鳌拜可会因为他‘年轻’,而放过他?

玄烨:“朝堂本就是个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地方,哪里容得下半分温情?”

沈菡:“……”也是很有道理。

算了,大阿哥自有亲爹娘教导,她只要玄烨别整天生那么大的气,气坏身子就好。

不过玄烨说完,看了看沈菡,想她也是好意,便又顺着她说道:“朕知道了,谅他这是第一次,朕会好好和他说的。”

*

大军不日凯旋,战后奖惩的一应事宜,纷纷扰扰了数日才了结。

玄烨的处置方式不出沈菡所料,真是尽显‘康熙爷’的风范,和她之前猜的几乎差不多。

像裕亲王,明面上,玄烨立刻当着群臣对着他大骂了一通。

说他本该将功补过,直接战死沙场!回来死在京里简直就是自找羞辱!

痛斥之声回荡在九经三事殿里,把裕亲王骂得是狗血淋头,众人都以为裕亲王这次算是彻底完了。

一干因为放跑噶尔丹可能会受到牵连的将军们,见位高权重的裕亲王都被骂成这副样子,这一路心里憋的怨气消散不少——好在皇上明事理,没有将这锅推给他们。

不过么……

胤禛和胤祥来清溪书屋给额娘请安,沈菡为了避免孩子们将来办差趟雷,把玄烨在此事中的思量和手段一一说给孩子们听了,希望他们能领会一二精髓。

沈菡:“你们阿玛虽然这么骂了一通,把灰头土脸的裕亲王赶回了京里,但后来群臣弹劾,要将裕王、恭王和简王全部革去王爵,其他人也都重惩的时候,他又把话往回收了收。”

玄烨把将士们的气消得差不多后,话锋一转又道——虽然这些人让噶尔丹跑了,实是大误!谬误!罪不容恕!

但。

这次的仗毕竟还是打赢了的,所以对于这些人呢,还是应该从宽处理。

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胤褆这次出来后也懂事了,在群臣推他出来做人证时,非常低调地将此事一带而过,只说自己身为晚辈,不应该指证伯父。

沈菡:“所以最后你们的皇叔和皇伯只是被罢免了议政,罚俸三年了事。”

她悄悄告诉两个孩子:“就这,你们阿玛私底下又把裕亲王叫过来,额外给了他“支领官物六年”的权限。”

也就是说,裕亲王虽然被罚了三年俸禄,好似没了进项来源。但他有个好弟弟,接下来会继续管他一家子六年的吃喝用度。

虽然这事儿明面上没人知道,也不存在。但内务府那么多人,是吧?

私底下谁会不知道呢?

而只要大家心里有数,知道皇上的这位“皇兄”圣眷犹在,那裕王府就缺不了进项。

而其他人虽然多多少少受到了惩处,但因为有军功在身,玄烨令兵部照常议功,加加减减,也没有伤筋动骨。

胤禛听完,很快就明白了:“汗阿玛考虑的是大局……噶尔丹跑了,总有一天还要卷土重来。朝廷不能在这时候寒了朝臣宗亲和将士们的心。而且这次的仗也确实打赢了。将士奋勇杀敌,阿玛若只揪着最后的过失不放,对朝廷来说并无好处。”

胤祥也跟着细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