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怼他,还会怼别人。
又侧头看向李斯,鞋履还不紧不慢地辗磨着胡亥衣角:“李斯,这便是你选的傀儡?”
李斯抿了抿唇,悻悻地把头埋得更深了。
傀儡,能庸不能蠢。庸者懦弱,不敢反抗,但蠢货只会拉着所有人一起去死。
丢人,真是太丢人了!
如果不是在现在这个场合,李斯都想问一问胡亥——你凭什么觉得为了“重刑”能够头铁去谏始皇帝的长公子,会在听到你加重秦律之法,搞得民不聊生后,还能够继续护着你。
没有立刻连讽带刺痛骂你,而是等你对他开口才忍不住有动作,已经是看在你们兄弟情面上了好吗!
李斯把额头抵在地板上,已不忍目睹同僚们的眼神。
李斯啊李斯,你在沙丘时是脑子进沙子了吧,才会昏了头,和赵高合谋,选胡亥作为新君。
始皇帝看李斯这样子,心情更加好了。
阴沟翻船的不止他一个。
爽快了。
于是,他让近卫搬来一套胡床,又从最近的小厨房里拿来两三碟糕点和一壶温水,边就水吃糕点,边观看天幕,悠哉悠哉。
胡亥屏着呼吸看那仍旧在他脖子前的剑——现在是近卫拿着了。
不敢说话让近卫谨慎一些,怕近卫分神,手抖一下,就把他交代在这里了。
也不敢动一动,挪个位置,怕惹恼始皇帝,直接一剑戳他喉咙里。
惧怕之意几乎从他身上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胡亥僵直躯体,腰身很快酸疼起来。
无人在意他。
大家都在在意天幕。
【于是,二世元年七月,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巨响——】
【有人起义了。】
“哎呀……”
元末,陈友谅还没当上皇帝呢,就已开始为此紧张:“天幕怎么能把这句话说出来呢!”
这天底下多的是人没看过《史记》,或是不识字,或是没有门路观看这本书/没有钱财去购买这本书,然而如今天幕一放,历朝历代那些黎明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北宋末年的农人们不大笑得出来了。
他们盯着天幕,想起自己的生活。
明明从来没有偷懒,明明一年到头都在劳作,却不知为何越来越穷,手中少有粟帛。那些小吏稍微有些不如意,对他们动辄鞭笞,哪怕是打死了,也不会给予他们家人钱财作为补偿。
他们寒冷,他们饥饿,他们恳求能有哪怕一天吃饱也觉得幸福了——可这种恳求并没有得到实现。
他们天生就是阴沟里的贱虫,合该受到欺压?
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声呼起,苦于吏欺,苦于役者莫不响应,旬月众至数万!
……
元末。
有人高呼着:“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也有人抬头,目光灼灼看着天际。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儿童妇女竟相呼传。
抗苛捐抗苛税之人不断涌现。
……
这话不仅鼓舞了汉人,也鼓舞了同样受欺压的夷人。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平乐府富川县官军强抢瑶民耕地。
瑶民怒而掀起民变,不仅到处打杀官吏豪绅,夺回被占的田地和财物,还开始攻夺县城。
还有弘治到万历时期,明政府封锁府江地区的食盐,致使此地食盐奇缺,民众苦不堪言。这些庶民只能为了获取食盐,不断奋起反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们也没想过能当王侯将相,他们只想活下去。
——历朝历代的民变,皆是如此。
*
【随着第一声起义打响,秦王朝土崩瓦解那般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