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我听说水车能一夜灌溉百亩良田?”
武郎将指了指眼前的农田:“咱们村的农田便是水车灌溉,一夜便可。”
行商放眼望去,好家伙,这怕是不只百亩吧。这……这……一夜灌溉?一夜!
众人震惊之时,已然来到水源旁。
但见一架高大的水车置于此处,一半位于水中,一半露出水面,水轮随着水流转动,将水输送上来。除能用以农田灌溉,还可以便宜取水供日常所需。
近旁设一棚顶,棚顶之下安放石磨,石磨与水车转轮相连,水流转动输送水源之际,亦可带动石磨运转。
“这……这石磨……水车还能推动石磨磨豆子?”
行商们震惊不已,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简直不敢相信。
“这一日能磨多少?”
“水车运转不停,石磨亦可磨豆不停,若是需要,日夜可不间断。具体能磨多少,我们没仔细算过。但自从有了水车,我们再没用过牛力或人力驴力磨豆。每日磨豆量非但不比以往少,还高出两倍。这还是在石磨有限,大伙儿得排队轮流来的情况下。”
行商们深吸一口气,更震惊了。
武郎将继续道:“不只磨豆子,若把连接处稍作变动,将石磨换成舂臼,还能舂米呢。”
行商:!!!
一个水车,既能灌溉,又能磨豆,还能舂米?这是要逆天吗!哦,不。既然能连接石磨与舂臼,那是不是还能干别的?这……这已经不是要逆天,而是已经逆天了!
行商甲:“水车如此,高转筒车是否也可以?”
“那倒没有。”武郎将摇头,“高转筒车比不得水车便利,效率上差一些,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譬如水源过低而田地太高,彼此差距较大且水流湍急之处,水车便不适用,而高转筒车却适宜。”
行商甲却并没有太遗憾:“便是高转筒车不能磨豆,但能将水提上这么高的高度,还适用于急流也已经很厉害了。”
众人纷纷附和,望向水车,发出感慨:“我老家不知能否有。”
“有的,一定有的。”武郎将言语笃定,斩钉截铁,“圣人已经下令都水监承办此事,等长安这边的水车与高转筒车做完,便会让姜典事等人去往各地,令各地明府配合协理。”
行商们欣喜若狂:“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此事是太子主张,圣人首肯,旨意已出,还能有假?”
行商们欢欣鼓舞,连连叩拜圣人,又拜太子。
旁边银月村村民瞧见,一个个笑眯了眼。啊,就喜欢看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行商大叹:“长安真好,若我们是长安人,生在长安就好了。”
看,西红柿西瓜辣椒,腐竹豆皮,土豆曲辕犁,再加上如今的高转筒车与水转翻车,哪一样不是从长安开始的。看看长安百姓过的日子,不论农户还是商户,都可见与外地的差距。
就比如他们,累死累活贩卖货物,走一趟赚得钱,扣除路费本金等支出,所剩能有多少?与银月村相比如何?
行商们看看自己,看看银月村,又想到这些时日长安各处见闻,以及那些红光满面的人群,沉默了。
啊啊啊,他们为什么没有生在长安!累死累活长途跋涉赚得那点还不如人家老老实实呆在家磨豆子!!!气人惹!
武郎将将几个人的言行举止看在眼里,神色清明,里头有些确实是行商,所说所言皆是真情实感,有些怕是不见得呢。
其他村民与行商接触少,可没有武郎将的敏锐,却也不以为然,眼睛笑眯眯。
这种现象已经不少见了,最近哪个看到长安之景,尤其看到他们银月村情况的没这么想呢?
是啊,生在长安,真好。
不,太子说了,会让大唐各地都用上筒车与水车,各地都种上土豆西红柿西瓜,要让天下百姓都跟长安人民